【案件类型】民事
【案由】民间借贷纠纷
【具体细则】强制执行
【咨询方式】语音咨询
【值班律师】陈律师
【编写人】林佳倩
【检索主题词】(借贷纠纷、强制执行、老赖)
【案情简介】
2019年5月20日15时许,12348语音呼叫平台的陈律师接到来自闽清县的王某打来的咨询电话。
王某称,刘某向其借款50万元用于资金周转,但在借款期限到期后却不予归还。于是,王某提起了诉讼,经过法院审理判决王某胜诉,但刘某还是不主动还钱。针对以上情况,王某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咨询律师,在法律上对老赖有无限制性规定,对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中的资金是否可以用于偿债?
值班律师在认真听完王某的陈述后,给出如下答复: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于刘某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上诉,一审判决生效。刘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王某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刘某若仍不悔改,拒不履行,符合犯罪构成的,则可认定为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其次,支付宝、移动支付、微信支付等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中的资金,属于法院可执行的被执行人财产范围。最后,关于老赖的限制性规定有:(1)老赖名单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最高人民法院与芝麻信用签署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合作备忘录,通过网络等渠道,全面限制失信被执行人;(2)从2015年12月起,凡因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到期债务,被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自然人(即“老赖”),将受到信用惩戒,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3)驳回老赖高消费,限制老赖炒股、买房、出境。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4)《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九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即情节严重的,老赖需要承担刑事责任。(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相关条款。
经过律师详细的解答,王某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对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十分感谢律师的服务,感叹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给自己带来的便利。
【焦点问题评析】
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是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主观上,"老赖"有故意拖延履行债务的恶意;客观上拒不履行到期债务。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也出现“老赖”。在当前抗拒、逃避执行现象多发、执行难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人民法院打击拒执行为显得尤为必要。本案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影射,债务人拒不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对拒执行为的司法打击促使被执行人及时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从而维护判决的威严,也有效助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诚信社会的构建形成。
【咨询小结】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赖"不但是指一类社会群体,而且可以说是社会转型阶段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事人在遇到纠纷时,主动拨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向律师讲明自身遇到的法律问题。律师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当事人准确的答复。当事人表示,律师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的同时还顺带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十分感谢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欢迎关注“福州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获得免费便捷的法律服务